校属各部门、各单位:
为统筹做好 2025 年全校教职工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分层分类、全员覆盖的中传特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凝聚合力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发展,特面向全校征集年度教职工培训计划。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学校 2025 年春季工作会会议部署,全面提升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业务能力,完善并强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加速“国际一流”建设步伐,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具体任务
(一)围绕中心、重点突出。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一门必修课,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一个长效机制,即落实师德师风常态化教育机制,组织全体教师每年至少参与 1 次师德专题教育、1 次师德教育实践、1 次师德警示教育,全年师德教育不少于 12 学时;紧扣两个着力点,即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和国际化能力的全面提升组织开展全年培训工作。
(二)各部门立足业务开展专项培训。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教职工培训管理办法》,各职能部门立足业务需要,分别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党的建设、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人工智能意识、国际化素养、素质拓展、法纪教育、保密和安全、校园生态文明等专项教育和主题研修。
(三)教学科研单位开展针对性培训。教学科研单位结合学院学科特色和教职工实际开展针对性培训,聚焦提高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提升教书育人能力,深入实施青年教师“一人一策”赋能计划,推动教师人工智能理念入脑入心入手,提高教师国际化水平。
(四)强化创新,鼓励协同。鼓励部门之间、部院之间、学院之间协同培训,凝聚形成教职工培训合力。鼓励支持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面向全校教职工开放相关课程,助力教职工跨学科素养提升。
三、机制支持
本学期学校将启用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方便各单位面向本单位及全校教职工发布培训信息、统计教师培训数据(平台使用手册附后)。有关培训统计数据将接入教师画像,并按需为教职工职称评审、人才推荐等提供培训学时证明。
四、报送方式
培训计划填报范围为各部门、各单位面向校内教职工组织开展的各级各类培训,不含本校教职工参加的校外培训活动。
请各部门、各单位于 2025 年 3 月 25 日(星期二)16:00前通过教师培训管理平台进行报送。
(联系人:袁芳,联系电话:010—65783202)
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
2025 年 3 月 18 日